發布日期: 2021-08-20 發布來源: 吳 凱麗 瀏覽數: 10839
8月16日,新華通訊社刊發《“雙碳”目標下巨頭轉身:盛虹進軍新能源新材料》重磅報道以來,盛虹從戰略高度率先轉型的典型案例受到各大央媒和重點媒體關注。
8月20日,作為國家級重點媒體,《中國化工報》刊發整版報道《巨頭蛻變,盛虹“新戰略”引領石化民企轉型》,全景解讀在新時代新發展理念指導下,盛虹集團與時代同頻共振、從戰略高度率先轉型,是盛虹作為民營企業典型代表的時代新使命,也是順應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選擇。
▲《中國化工報》整版專題報道
以下為報道全文:
作為建黨百年的系列紀念活動之一,中央電視臺近期播出微紀錄片《信物百年》,讓“的確良”再次走進人們的視野。如今的年輕人很難想象,這樣一種普普通通的化纖材料,在40年前卻風靡一時。
化纖產業的從無到有,一舉解決了近9億中國人的穿衣難題,也讓一批民營企業成長為行業龍頭。誕生于蘇南村辦小廠的盛虹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盛虹”)便是典型。
從印染作坊,發展為解決中國乃至世界穿衣問題的紡織龍頭,再到一路向上延伸成為打通化纖、聚酯、石化、煉化產業鏈的一體化產業集團,盛虹業務版圖持續擴張。8月初,2021年《財富》世界500強發布,盛虹位列第311位,較去年首次登榜排名躍升了144位。
但盛虹實業報國的夢想,不止于此。三十而立的盛虹,正如人到壯年,身處一個至關重要的發展節點。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國經濟進入新發展階段的大背景下,中國的產業結構、發展理念、發展方式正發生著巨大變革。“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和“雙碳”目標的提出,也使得全球原有的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面臨著重大調整。
與此同時,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等內容,既提振了民營經濟的發展信心,也對民營企業的發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正如近30年來無數次決策一樣,與時代要求同頻共振,以戰略前瞻性引領產業更高質量發展,是盛虹在新的歷史時期的擔當和作為,體現新時代民營企業的歷史使命和責任。在中國經濟大轉型、大重構的節點上,盛虹以領跑新能源、新材料賽道為契機,在行業內率先開啟戰略轉型、深化發展定位,“再造一個新盛虹”成為時代賦予她的全新使命。
轉型引領??勇擔石化強國建設重任
石化產業是我國工業門類中規模最大、產品最多、輻射面最廣的行業,涉及國計民生。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石油和化學工業大國,但還難稱為強國。
“中國的石油和化學工業基本上就是一個基礎原材料工業,你們離終端市場太遠。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的發展,應該大膽擁抱終端市場。”陶氏化學前CEO利偉誠曾經這樣評價。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統計數字顯示,2020年,我國化工新材料產量達2700萬噸,但消費量高達3800萬噸,供給和需求量相差1100萬噸,化工新材料的自給率僅為71%。同時,高端新材料、專用化學品等高附加值產品進口依賴度更高,總體處在全球石油和化學工業產業鏈低端,成為制約石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挑戰。
得高端前沿材料者得天下。不能站上這一產業金字塔的頂端,我國將始終在石化強國的門外徘徊。經過改革開放40余年的發展,民營企業在化工下游領域已然擔綱主力軍。作為民營化企龍頭,接過石化強國建設的接力棒,盛虹責無旁貸。
1992年,盛虹從村辦砂洗廠起步,如今印染產能已位居全球前列;2003年,盛虹進軍化纖領域,一舉刷新超細纖維的世界紡絲工業紀錄,并實現國內化纖領域國際標準零的突破,改寫了紡織工業的多項歷史;2010年,盛虹繼續向上游拓展,在連云港國家級石化基地先后布局高端化工新材料企業斯爾邦石化、紡織原材料PTA生產企業虹港石化,以及解決大宗石化基礎原料的年產1600萬噸煉化一體化項目。截至目前,規劃投資已超過3000億元。
其中,年產240萬噸醇基多聯產項目單套規模列全球最大,年產1600萬噸煉化一體化項目單線規模列全國同行之首。作為連云港國家級石化基地的龍頭企業,盛虹的建設將有效提升我國石化產業核心競爭力和技術水平。伴隨著項目的先后投產,盛虹已經實現“煉化—芳烴/烯烴—聚酯/新材料—化纖”的一體化布局。
把握機遇深化戰略轉型,是民族工業的時代使命。對于已然成為石化行業巨頭的盛虹來說,實現從“一滴油”到“一根絲”的產業鏈貫通只是開始。
2021年7月9日,盛虹旗下上市公司東方盛虹發布公告稱,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作價143.6億元購買斯爾邦100%股權。
從巴斯夫、拜耳、杜邦3家公司中各取1個字音而冠名的斯爾邦石化(以下簡稱“斯爾邦”),承載了盛虹劍指全球化工新材料強企的奮斗坐標。于2016年投產的斯爾邦,年產240萬噸醇基多聯產項目以甲醇為原料,經過甲醇轉化制烯烴(MTO)工藝生產乙烯、丙烯,進而生產下游衍生物,項目單體規模位居全球前列,丙烯腈、MMA、EVA、EO及衍生物等裝置產能在行業內名列前茅。
目前,斯爾邦正在快速推進二期丙烷產業鏈項目建設。項目建成后可實現年產70萬噸丙烯、52萬噸丙烯腈、18萬噸MMA。項目全面投產后,斯爾邦的丙烯腈整體年生產規模將達到104萬噸,成為世界級的丙烯腈核心生產基地。
同時,斯爾邦還是國內最大的EVA光伏料供應商。其自主研發的EVA光伏料產品在晶點、熔指等關鍵指標改進上實現了重大突破,有力打破了國外壟斷,極大緩解了下游市場需求緊張的局面。
連云港徐圩新區盛虹石化產業園夜景
今年4月,盛虹還與鄂爾多斯政府簽訂綠色新材料循環經濟產業園項目投資協議,擬規劃建設甲醇和下游生產醋酸、甲醛、丙烯酸、烯烴及可降解材料、高吸水性樹脂等多種高端新材料及精細化工產品。圍繞新能源、新材料領域,盛虹已經形成“煉化+聚酯+新材料”的產業矩陣,在行業內先行一步。然而,一場更大的“蛻變”正在急速進行。
7月22日,由盛虹董事長繆漢根親自主持的新能源、新材料戰略實施領導小組成立大會在連云港召開。
“如果說過去30年,依靠中國改革開放的好政策和企業創新發展的內在動力,盛虹成長為世界級石化產業巨頭。那么未來盛虹的壯大則必須依靠4個‘新’,即新時代、新戰略、新盛虹、新使命,向新能源新材料轉型。”繆漢根在會上強調說,引領石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方向,既是在新時代新發展理念下,盛虹作為民營企業典型代表的新使命,同時也是順應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盛虹作出的新選擇。
會議提出,盛虹將圍繞國家戰略方向和“雙碳”目標要求,瞄準國家能源轉型、產業安全,高端新能源和新材料,全面調整戰略定位,深入推進戰略轉型,體現民企的擔當作為。在“十四五”期間,將企業建設成為具有“強大基礎原材料保障能力、世界領先的科研與創新能力、世界一流的新能源新材料供應能力的高新技術產業集團”。
在最新出爐的2021年《財富》世界500強榜單中,盛虹以384.40億美元的營收從455位上升為311位。貫通化纖到煉化的產業鏈,已經讓企業成為中國制造業中的佼佼者。而在企業高速發展階段開啟全面戰略轉型,無疑需要極大的膽略和決心。
這是一場由內而外的“大手術”。
按照戰略規劃,盛虹將以煉化一體化項目的大宗石化原料為平臺保障基礎,全面加快推進戰略新興產業轉型,形成核心原料平臺+新能源、新材料、電子化學、生物技術等多元化產業鏈條的“1+N”新格局。遵循“市場有需求、研究有基礎、突破有可能”的原則,瞄準世界先進水平,助力國家石化產業發展實現安全、自主、可控,加速打造世界一流的新能源、新材料生產和研發基地。
“通過戰略定位的調整和轉型,我們要爭取在1年內擴大新能源新材料領域的領先優勢,完成下一階段技術突破和項目規劃,3年內實現一批新能源、新材料項目投產達效。”繆漢根說道。
戰略規劃的重新定位,意味著“脫胎換骨”的蛻變。盛虹已率先啟動全面轉型,吹響向石化強國轉型的戰略引領的沖鋒號角。
斯爾邦石化遠景
?
戰略高地??轉型勢在必行
新能源、新材料是世界化工強國和跨國公司競爭的戰略高地之一。我國新能源、新材料市場需求十分龐大。有研究報告分析,到2035年,我國新材料產業市場規模有望超過2萬億元,未來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將高達15%以上,是支撐我國經濟高速增長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之一。
但是我國新能源、新材料的技術短板也十分突出。新型能源材料、高性能膜材料、生物基材料、生物醫用材料、高性能纖維及其復合材料、電子陶瓷材料、先進半導體材料及微電子制造材料、稀土功能材料、新型顯示材料等一大批前沿技術有待突破。
特別是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提出,這是經濟社會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系統性變革,也是石化行業“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能源材料是推動這場變革的關鍵催化劑和戰略支撐。我國石化產業能否供應優質足量的新能源材料“彈藥”,將在很大程度上左右這場“雙碳戰役”的結果。
以新能源中最為看好的光伏產業為例。經過20年發展,我國已實現光伏制造業產量、裝機量和發電量3個世界第一,成為一張閃亮的“中國名片”。隨著我國在內的全球主要國家紛紛提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光伏產業將長期景氣。中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上線,給光伏行業注入發展新動力。據中泰證券測算,預計中性情況下2021~2023年全球光伏需求分別為170GW、209GW、250GW,年復合增速為19.8%,全球光伏裝機量將繼續猛增。
EVA光伏料是光伏組件不可或缺的封裝膜材料,具有高透光率、抗紫外線性、抗濕熱黃變性等特點,能直接決定光伏組件的產品質量和使用壽命。相關行業機構預測,2021~2023年,我國EVA光伏料需求量分別為75.1萬噸、94.9萬噸、107.1萬噸,每年新增15萬~20萬噸消費量。
但與快速增長需求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由于技術工藝復雜、負荷提升難、質量標準高等原因,國產光伏級EVA供應量十分有限,進口率曾長期在90%以上。
盛虹旗下斯爾邦通過自主研發,有力打破國外壟斷,EVA光伏料年產能超過20萬噸,占全球EVA光伏料產量的28.6%,2016年投產后,大幅降低進口依賴度30%以上。公司正在規劃新建EVA項目,力爭在“十四五”期間,EVA光伏料年產能突破100萬噸。伴隨著國家“雙碳”目標的推進,斯爾邦將極大幅度提升新能源、新材料的國產自給率。
EVA光伏料只是新能源、新材料領域的其中一塊短板。事實上,新能源、新材料產業是一個技術含量高、專為高端需求配套的產業,是國家石化產業技術水平和整體技術水平的典型代表。沒有新能源和新材料的突破,就沒有高端制造升級。
入局EVA光伏料,是盛虹整合新材料產業鏈的組合拳之一。以并購斯爾邦為契機,盛虹在新材料各條賽道布局的一個個重大項目,正在夯實企業的化工新材料產業根基。
連云港徐圩新區國家石化基地內的盛虹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園區
?
前沿布局? “新盛虹”迎面奔來
時下,中國正在快速轉型升級,而新一輪技術革命的暴發,讓新經濟形態開始全面取代傳統生產形態,給包括盛虹在內的各行業領軍企業創造了成為產業鏈價值鏈主導的歷史機遇。
去年底,在我國明確提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后,盛虹向新能源、新材料轉型發展的步伐進一步加快。
6月30日,盛虹年產1600萬噸煉化一體化項目順利完成常減壓蒸餾等首批核心裝置中間交付,正式轉入投產準備階段,預計將于年底正式建成投產。作為連云港國家石化產業基地的龍頭項目,盛虹煉化一體化項目建成后,將實現80%以上的原料和產品在基地內互供,構建完整的高端石化產業鏈閉環,發揮協同效應。
實現大型煉化項目落地投產,被認為是產業鏈延伸的“頂點”。但盛虹的產業布局,是國內少有的芳烴、烯烴“雙鏈”模式。與各大民營煉化項目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作為國家石化產業規劃布局重點推進的項目,在緊缺型化工產品結構占比上,盛虹煉化一體化項目實現了從50%左右提高到70%以上的大幅度跨越。投產后,將使我國基礎化工原料進口率降低10%左右,為后續“延鏈”發展新能源、新材料、電子化學、生物技術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提供原料保障,也將為打造世界一流的新能源、新材料生產和研發基地提供有力支撐。
盛虹新能源新材料戰略實施領導小組常務副組長白瑋介紹說,經過近10年布局,盛虹在新能源、新材料相關領域的科技研發實力、產能規模、產業鏈協同、前沿布局等方面奠定了堅實基礎,實際上已經構成了“前沿技術、原料保障、生產應用”的“鐵三角”和“價值鏈”,既協同又互相補充。
“非常重要的一點是,我們需要具備根據國家戰略需求、產業需求進行靈活調整、快速反應的研發和生產能力。”白瑋說道,“我們已經規劃設立100億元新能源、新材料產學研用專項基金,專門用來攻關‘卡脖子’技術難題,以及前沿新能源、新材料技術項目的快速落地。”
據了解,目前盛虹至少在三大方向開始了快速實施。
一是圍繞新能源領域,布局氫能、風能、太陽能及配套新材料項目,建設百萬噸世界級EVA光伏料生產基地、鋰電池隔膜材料、電解液和氫燃料電池質子交換膜等新能源重大需求項目;二是圍繞高性能新材料領域,布局建設國內最大POE產業化裝置、國內首套EMAA/EnBA和EVOH產業化裝置、特種工程塑料尼龍66、特種聚酯PETG和特種橡膠等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項目;三是圍繞低碳綠色產業領域,布局建設百萬噸級PBAT可降解塑料、二氧化碳綜合利用及回收提純等環保型新材料項目。
而按照“強大基礎原材料保障能力、世界領先的科研與創新能力、世界一流的新能源新材料供應能力”這一新的戰略目標,盛虹的規劃布局或將遠超于上述部分。
在完成我國化纖印染行業從落后于人到角逐國際高端市場的跨越后,盛虹將繼續以奮進者的姿態披荊斬棘,闖出一條新能源、新材料產業發展的創新之路。
沿著“兩個一百年” 奮斗目標的歷史軌跡,踏著國家全面深化轉型的浪潮,“新盛虹”正向我們迎面奔來。
“強化科技創新和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加強基礎研究,推動應用研究,開展補鏈、強鏈專項行動,加快解決’卡脖子’難題。”這是近期黨和國家對中國經濟發出的最新指示。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中國企業的轉型升級。
“十四五”期間,盛虹集團將繼續緊密圍繞國家戰略方向和“雙碳”目標要求,全面轉型建設具有“強大基礎原材料保障能力,世界領先的科研與創新能力,世界一流的新能源新材料供應能力”的高新技術產業集團,為加快“強鏈、延鏈、補鏈”,增強產業韌性,助力國家科技自立自強,加速建設高端制造強國貢獻盛虹力量!
更多東方盛虹新聞資訊,歡迎關注東方盛虹官網 http://029shoushen.cn